张磊/《长江商报》/20090327
近期江城楼市成交量明显回升,正在业内欢呼楼市回暖之际,却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。昨日,有一位李姓的知情人士看了本报关于"假涨价"的报道后,随即向记者报料称,现阶段,武汉楼市成交量回升的背后,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:部分开发商使用"假按揭"伎俩,其目的是套取银行贷款回笼资金。
假按揭背后有阴谋
"所谓假按揭,是指开发商为资金套现,将手中的存量住房以虚构的买房人的名字购买,从银行套取购房贷款。"这位知情人士透露,他从不止一个地产开发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,"假按揭"的现象绝非个别案例,在武汉房地产市场一些前期卖得不好的楼盘都有出现,而且从05年开始就已非常普遍。"'假按揭'现象一直存在,08年市场不好的时候会出现得多一些。06年、07年市场形势好,开发商们都愿把房子卖掉,毕竟卖的总比贷的要多。"
"对于开发商来说,假按揭倒是一笔划算的买卖。"他还称,这种被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,不仅让开发商提前回收成本,变现利润,而且将风险转嫁给银行,自己占到完全主动。"由于套取的资金越多,开发商就越倾向于提高价格,造成了楼市价格的虚假上涨。"
假按揭是虚假涨价主因?
记者就此致电武昌某楼盘售楼部,一位销售人员表示,该楼盘销售量的确明显上升,因此每周都会适当调整价格,但对于有人集中贷款购买多套住房的现象不知情。
随后,记者从某知名代理销售机构处了解到,所谓"假按揭"现象在几年前楼市回调时比较常见,那时银行对个人多套购房贷款在审核上尺度比较宽泛,开发企业对楼市后期依然看涨,于是有些不法房产商通过"假按揭"套现,同时也达到了捂盘的目的。
"假按揭现象一直存在,但并不能说这就是房价虚假上涨的主因。"中国指数研究院(华中分院)中房指数系统应用总监胡超表示,虽然自住购房门槛放低,但银行对个人多套购房贷款以及还款能力的审核依然是很严格的,对于大多数开发商来讲,都没必要铤而走险。
阅读:
5216
次
2009/3/30 16:40:00